「我拍的照片烂死了,根本就不知道在拍什么!」
初学者在技术纯熟度上总是不及经验较丰富的前辈们,无论是构图、对光线的掌握,或后制编修能力等,拍摄出来的作品难免生涩。尽管知道学习是种累积的过程,也知道要靠不断的练习以追求进步,但当努力到一个阶段,却仍不觉得自己有明显进步时,便会开始怀疑自己,再加上看了很多前辈或同好们的作品,相较之下很容易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。
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这样的低落心情,那当时的你是怎么走出来的呢?笔者觉得,知道自己技不如人是一件好事,但更重要的是要「化悲愤为力量」,咬牙坚持那漫长的「量的积累」的时期。有外国网友提出了一个很不错的方法,若真的觉得自己拍的东西不好,与其自己暗自心伤,不如带著作品去请教一些有经验的朋友或前辈,问问他们对于作品的看法,倾听他们的意见,能比较有针对性地在技术方面去做加强。如果不想这么有针对性,姑且就和他们聊聊你的烦恼也无妨,他们或许能给你一些新的启发或鼓励。
此外,去看一些摄影展或参加摄影讲座也会是个不错的选择,也许能从别人分享的经历、作品中发现「耶?这个人原来也和我有过相同的烦恼」、「原来不是只有我觉得自己进步得很慢」等,从而弭平对自身能力的过份否定,或是找到新的灵感。不然就到郊外散心旅行,说不定也能转变想法。
「我永远都无法拍出某某摄影师那样专业的感觉…」
摄影的学习,很多都是从「模仿」开始,相信大家平时在浏览他人作品的同时,一定会找到自己比较喜欢的摄影风格或效果,并以此为目标来练习。不过一样在前进的过程中,难免会因为遭遇困难或刺激而产生沮丧的心理,认为自己永远都达不到目标中的水准。当你有这样的想法时,请别忘了告诉自己,你所崇拜的那位摄影师,一定也是和你一样,从菜鸟开始一点点努力,才有了今天的成就。有谁一生下来就是个专业摄影师呢?
「我器材太烂了,怎么拍都拍不好…」
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想法,有两种方式可以帮助你摆脱迷惑,一种是将配备全部升到顶级,然后看看拍摄出来的结果是否有所进步,考虑成本的话也可试试看用租借的方式;另一种是把你的相机交给另一个有经验或专业的摄影师,看他是否能拍出来的效果如何。现在手机摄影崛起,就算用手机也能拍出一些效果不错的照片,尽管如此,专业相机在成像水准和拍摄能力上当然依然具有一定优势,但若要将作品不佳的「过错」全然归结在器材上,恐怕难以具有说服力。
「后制软体都好贵,我都买不起…」
虽然说大家购买单眼相机,一些厂商都会随机附赠编修软体,但当需要一些更进阶的特殊功能或效果时,可能还是要依赖像Photoshop或Lightroom这样的专业软体实现,不过这些正版软体的价格对于初学者来说,往往也是一笔不容小觑的开销。
幸运的是,现在网上有一些免费的后制编修工具,就算没有购买Adobe系列的正版软体也能凑合著用用。像Windows系统中的Windows Photo Gallery、Mac系统中的iPhoto、其他像Picasa、PicMonkey、Gimp等都是可选择的软体。另外,一些线上编修工具也是不错的选择,例如Pixlr、Photoshop Express Editor等,功能也都算完备,且还能省去安装软体的空间。所以,不要再因为买不起编修软体而感到沮丧囉!